老农种玉米3个“土法子”,亩产轻松过千斤!现在知道还不晚
“怪了!同样的种子,同样的地,老张家的玉米棒子总能多收两三成!”村里人蹲在地头嘀咕半辈子,直到去年帮老张家收粮才瞅见门道——人家压根不玩虚的,就靠3个“笨招”。今儿个咱就掰开揉碎说说,这少花钱、多打粮的秘诀到底藏在哪儿?
“怪了!同样的种子,同样的地,老张家的玉米棒子总能多收两三成!”村里人蹲在地头嘀咕半辈子,直到去年帮老张家收粮才瞅见门道——人家压根不玩虚的,就靠3个“笨招”。今儿个咱就掰开揉碎说说,这少花钱、多打粮的秘诀到底藏在哪儿?
小麦灌浆期,丰收在望!但田里突然冒出成片白穗,农民朋友你慌不慌?最近邢台田间上演惊心一幕:本该绿油油的麦田里,竟出现成簇成片的"白发魔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农技员连夜下地查看,发现竟是全蚀病在作祟!
河南的一些地区,农户收获后的小麦还泛着青粒,等于是还未完全成熟的小麦就收获了。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在北方,小麦被认为是小满节气的表征作物。此时,冬小麦等夏熟作物进入灌浆阶段,籽粒日渐饱满,但尚未成熟。“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是形容此情形的代表性农谚。不过,小满的第三个物候是“麦秋至”,是说在小满的最后
在北方:小满节气时气候干燥少雨,此时冬小麦进入灌浆期,麦粒逐渐饱满但尚未完全成熟,故称“小满””。这种“满”是籽粒充盈的临界状态,象征丰收在望的期待。此时需防范干热风等天气灾害,确保小麦顺利成熟。
眼下,第三师图木舒克市23.36万亩冬小麦陆续进入灌浆期。连日来,各团镇抢抓晴好天气,组织职工群众开展“一喷三防”工作,运用植保无人机、水肥一体化智慧滴灌等科技手段,精细化开展科学浇水施肥田管工作。
最近几天,济南的气温持续攀升,多个气象站突破历史极值,局地气温高达40℃以上,不少人直呼“热死了”。其实,不止人被“烘烤”,正处于灌浆成熟关键期的冬小麦,也面临着干热风的致命威胁。
当下,河南小麦正迎来灌浆期这一关键环节,这一时期是小麦籽粒形成和增重的重要阶段,直接决定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5月18日,河南经济报社组织相关专家前往鹤壁市淇县,为当地种植大户和农民开展水肥一体化科普知识。河南科技小院创始人、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叶优良,河南硅酸盐学
山西省气象台5月18日16时27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警区域:运城、临汾、晋城、长治、晋中、太原、吕梁、阳泉、忻州等地的部分地区。同时,山西省气象台提醒,近3天中南部地区要警惕干热风。什么是干热风?小麦为啥怕这种风?5月19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9日讯现在是北方冬小麦灌浆成熟的关键时期,专家提醒,土壤墒情较差地块的冬小麦容易遭受干热风的影响造成减产,那该如何防范呢?戳视频,来看欣亮发回的现场报道。
5月19日,我国南方多地降雨持续。广西多条河流一度超过警戒水位,广西水利厅启动洪水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在玉林北流大伦镇,连日的降雨导致泥石流、滑坡、道路塌方等情况出现,当地组织人员、机械正在全力抢修。受降雨影响,福建宁德多条河流水位也在持续上涨,水利部门进一步加
今年河南等地小麦提前收割现象,本质上是极端干旱气候与农业生产脆弱性交织的结果,具体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2025年5月16日,河南多地小麦正值灌浆关键期,却因持续干旱面临严峻考验。据河南省气象局数据,4月以来全省40%的县市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豫西、豫中及豫北等地尤为严重 。洛阳、周口等地的农户反映,部分麦田因缺水提前枯黄,甚至出现“未灌浆先早熟”现象,为减少
2025年5月的李庄山丰区,金色的阳光倾泻在无垠的麦田上,85万亩小麦正迎来灌浆的关键时期。行走在田埂间,麦穗低垂着沉甸甸的脑袋,青黄相间的籽粒像被春风串起的珍珠,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农技专家们穿梭其间,指尖轻捻麦穗时发出细碎的沙沙声,仿佛能听见养分在麦秆
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16日,河北省南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到38℃,18日和21日南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 33℃到36℃。受高温晴热和大风天气影响,近期河北省中南大部将有轻度到重度干热风天气过程。其中,重度干热风发生的主要区域在邯郸中部、衡水中西部,轻度到中度
河南遭遇60年罕见春旱,全省40%的县市出现重度气象干旱,小麦主产区洛阳、周口等地农田干裂,麦穗干瘪。部分农户被迫提前收割小麦,甚至有农民直言“割麦等于白忙活,种子钱都收不回”。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紧急行动,将救灾资金重点投入抗旱打井、推广节水灌溉,力争守住“中原
小麦灌浆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可不少农户却遇到了“白穗危机”。麦田里本该饱满的麦穗变得空瘪,严重的地方减产甚至达到一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怎么解决呢?
碧霞元君就是民间百姓说的泰山主神,又叫泰山奶奶。传说她有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的职能,还职司“永镇泰山,助国裕民,济厄救险,赏功伐罪”。并且,民间又认为她有主宰生儿育女的能力,被视为“送子娘娘”。
晨光微露,广袤麦田间已穿梭着忙碌身影。5月14日清晨,安阳县永和镇小寒村的金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文秀带着技术员贠长青走进麦田,弯腰拨开层层麦秆,将饱满的麦穗放在掌心轻轻揉搓,“这穗子灌浆得不错,麦粒已经开始变硬了。”李文秀说。
对于农民来说最怕的就是风不调雨不顺,像干旱、暴雨、干热风、冰雹、狂风等极端天气都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今年是乙巳蛇年,我国古籍《地母经》中就有关于乙巳年年景的预测:“太岁乙巳年,高下禾苗翠。春夏多漂流,秋冬五谷丰”,说的就是今年禾苗会茁壮的生长,在春夏两季雨水